English

好斗怎么办? 写封“讨伐书”

1999-08-18 来源:生活时报 肖峰 我有话说

关于攻击性行为,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种叫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,攻击性行为完全是一种习得的行为,而孩子的侵犯行为正是通过模仿而获得的。如果孩子周围的人经常打人骂人,他也容易形成骂人打人的侵犯行为。大量的研究证实,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打骂,或对孩子采取非打即骂的教育方式,其孩子大都具有很强的攻击性。

可见,要想矫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,父母必须首先加强自己的修养,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、打架。此外,对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行为,要适当地惩戒,但应避免用打骂等“以恶抗恶”的办法。心理学家发现,家庭中的体罚与孩子的攻击行为两者互有关联。遭打骂的孩子身心常受到伤害,他们也往往会选择较激烈的行为来发泄积怨。此时他们会模仿家长的攻击行为,并将这种攻击转向同龄人。所以家长打骂孩子的行为等于教导孩子用攻击的方法达到目的。

社会心理学关于侵犯行为的发生,还有一种动机理论。该理论认为,挫折和侵犯行为往往是有关的,侵犯总是某种挫折的后果。所以家长对于因此而产生攻击行为的孩子,应避免再用挫折的方法来加以惩罚。因为既然挫折是产生攻击的重要因素,那么加重挫折感无疑就等于加大了攻击性。有些家长常不让攻击性的孩子做他们非常渴望的事,如玩游戏机、看电视、春游、要零用钱等,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。

实际上,当孩子遇到挫折时,家长应该教会他们一些合理无害的宣泄方法。日本有个女孩在介绍她如何解除挫折的烦恼时这样说:“妈妈总是告诉我,有了烦恼朝天上看,或站在高处往下看。”于是当她遇到挫折而产生烦恼时,她或是昂首仰视浩渺的环宇,或是居高俯视茫茫的大地,因而进入了一个令人感到气宇轩昂的博大境界,心灵随之坦荡、宽广了。

有个叫大明的初中生,生性暴躁,常常为一些小事和同学挥拳动武。大明的父亲绞尽脑汁终于给儿子找了个替代攻击的办法,即给想要攻击的对象写书面“讨伐书”。于是每当又有别人招惹大明时,大明就找出一张纸,在上面写些火药味十足、复仇劲冲天的东西,不过这种情绪具有“超短时性”,写时虽然恨得咬牙切齿,但写后恨劲就烟消云散了。渐渐地这一方法使大明认识到,在遇到矛盾产生不快时,把所思所想说出来或写出来,要比打人骂人的方式更为可取、有效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